1、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8小时,然后将水带米舀入石磨中磨成米浆,将少部分米浆下锅煮熟制成“熟芡”备用,白糖、红糖分别融化备用。
2、其余的米浆滤干水后,用布口袋装起让其自然发酵。将融化的白糖与一半熟芡掺入部分米浆制成白浆,融化的红糖与另一半熟芡和匀后掺入剩下的米浆制成黄浆,待4个小时发酵后在蒸前放少许碱面搅均
瓢儿白是一种蔬菜叫上海青,上海青又叫上海白菜、苏州青、青江菜、青姜菜、小棠菜、青梗白菜、青江白菜、油菜、汤匙菜、瓢儿白,是上海一带的华东地区最常见的小白菜品种。
瓢儿白是什么 瓢儿白是什么东西
上海青的特点就在于长的光明磊落,每一片叶都是碧绿,每一片叶在生长期都完成了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在亚热带及温带都有分布,在中国到处都有该物种的影子。
瓢儿粑是一种传统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面浆做成,其特色在于外皮软糯,内馅多样。以下是瓢儿粑面浆的制作方法:
材料:
- 糯米 500克
- 清水适量
- 盐少许
步骤:
1. 将糯米提前浸泡6-8小时,使米粒充分吸水膨胀。
2.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熟。蒸糯米的时间大约为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糯米的种类和火力大小而定。
3. 蒸熟的糯米取出放凉至温热,可以用筷子轻轻搅拌,使糯米松散。
4. 将温热的糯米倒入大碗中,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盐,然后慢慢加入适量的清水,边加边用手或勺子搅拌,使糯米和水充分融合,形成糯米糊状。
5. 搅拌至糯米糊顺滑无颗粒,质地类似稀面糊,但比普通面糊稍稠一些。
6. 面浆制作完成后,可以用来包裹瓢儿粑的馅料,如红糖、芝麻、豆沙等,然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 糯米的浸泡时间要足够长,这样蒸出来的糯米才会更加软糯。
- 蒸糯米时要确保糯米完全熟透。
- 加水搅拌糯米糊时,要分次加入,边加边搅拌,避免一次性加入过多水导致面浆过于稀。
- 瓢儿粑的面浆不宜过稀,否则炸制时容易破裂。
- 炸制瓢儿粑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外皮炸焦而内馅未熟。
瓢儿粑的面浆制作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糯米的处理和搅拌时的技巧。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便能制作出口感细腻、美味可口的瓢儿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