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2023年经济普查表零申报部分,首先需要清晰了解申报主体的业务情况,确认是否有实际的经济活动发生。若在指定时期内没有经营活动,则可以填写零申报。具体步骤如下:
填写普查表的“单位是否有证照”一栏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勾选“是”或“否”。
在“单位是否正常营业”一栏中,非正常营业的单位填写“否”。
在“期末从业人员数”一栏中,如申报单位没有实际经营活动,填写“0”。
在“本年产品或服务单位售价”一栏中,如没有实际销售,填写“0”。
在“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一栏中,如没有实际销售,填写“0”。
在“本年主营业务成本”一栏中,如没有实际销售,填写“0”。
其他与收入和成本相关的明细申报表也需注意零申报填写。
1. 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营业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必填项,需要如实填写。
2. 单位从业人员情况:需要填写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性别、年龄、学历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单位的人力资源情况。
3. 单位财务状况:需要填写单位的营业收入、资产总计、负债总计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
4. 单位生产经营情况:需要填写单位的主营业务、生产经营范围、产品或服务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
5. 其他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例如是否有对外投资、是否属于非营利组织等。
经济普查中的运营状态是指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在普查时点的经营状态。填写经济普查运营状态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个选项之一:
1. 在业:指企业在普查时点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2. 歇业:指企业因某种原因暂时停止经营,但并未正式破产或注销。
3. 停业:指企业因故停止经营活动,且已办理了相关停业手续。
4. 破产:指企业因财务困境等原因已进入破产程序。
5. 注销:指企业已正式终止经营,并已办理了注销登记手续。
6. 其他:指不属于上述情况的特殊状态。
在填写时,应根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当前的实际经营状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并填写相应的代码。这些信息对于政府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准确、真实地填报。
如果是企业自身进行普查数据填报,应严格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当地统计部门的要求进行;如果是普查员上门普查,则普查员会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