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补偿是一种将当月的实际用电量与前一个月的用电量进行对比后进行的补偿,因此它并不是当月的实际用电量。n+1补偿通常用于测量某一个电力客户的用电量是否达到了稳定状态,以便确定能源消耗水平。它涉及到两个月的用电量数据,因此只能在两个月之间进行计算,并且其结果并不反映当月的用电情况。对于电力客户来说,了解n+1补偿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用电情况,并更好地进行节能和降低用电成本的措施。
离职N+1赔偿按照实发工资不按底薪,计算方法
2、平均工资=当月所有的应发工资数12个月的相加之和÷12
3、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N+1"赔偿中的"N"代表经济补偿金,"+1"代表代通知金。其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包括劳动者的税前工资,这其中并不包含社保和公积金。而代通知金则是以离职上个月的工资为计算标准,同样不包含社保和公积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每月代劳动者代扣代缴的个人部分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虽然最终进入劳动者个人社保或公积金账户,但这些部分属于个人的货币性收入,因此,这部分应包含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