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求学阶段:雷军高考时本来可以上清北,但他选择了去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只用了两年就修完了四年的学分,并且在大二时就开始自己编写教材。
首次创业:在大三时,雷军和学长一起创办了三色公司,主要卖电脑和写软件。然而,由于不懂得经营管理,公司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甚至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最后以失败告终。
学习阶段:在金山软件公司,雷军从一个天才程序员起步,一步步干到了总经理、董事长。雷军在金山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创办发展公司的经验。
二次创业:2010年,雷军创办了小米,在北京的一个小办公室开启了小米的征程。雷军与初代员工围着一口电饭锅,喝下一碗小米粥,开启自己身为管理者,并成长为真正的董事长的道路。
以上就是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成长历程,他的成功不仅源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还体现在他的管理才能和对创业的坚定信念上。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成功不仅仅需要技术和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以及坚定的信念和不放弃的精神。
雷军在小米SU7发布会上发表了多句经典语录,其中一句是“造车的三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太难了,难到连苹果都放弃了”,另一句是“有些车企为了便宜的电池去买矿,小米没在那个年代,不用去南非买矿”。此外,雷军还表示“SU7不可能卖9.9万,也不可能卖14.9万”,并称SU7锚定的对手是百万级的特斯拉Model S和保时捷Taycan等车型。
作为小米的创始人和CEO,雷军一直被认为是个幽默风趣的人。虽然目前没有官方宣布小米汽车的计划,但是网上关于小米汽车的段子却不少。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小米汽车会带着你到达你的目的地,却不知道你想去哪里”。
这句话似乎有点像苹果公司推出无线耳机AirPods时的广告语:“你甚至不会意识到你戴着它”。不过,小米汽车的未来究竟如何,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