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所以火红火红的,是因为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恒星,其表面温度非常高,约为5500摄氏度。
高温使得太阳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即电子从原子中脱离形成带电粒子的状态。
这些带电粒子在太阳内部不断碰撞和交互作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其中,核聚变是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核聚变过程中,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传播到太阳表面,形成了太阳的火红色光芒。
此外,太阳的火红色还与光的散射有关。
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散射作用,会使得光中的蓝色波长被散射得更多,而红色波长相对较少被散射。
因此,当我们看向太阳时,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的太阳光,其中红色波长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太阳呈现出火红的颜色。
总结起来,太阳之所以火红火红的,是因为其高温使得物质处于等离子态,核聚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以及光在大气层的散射作用使得红色波长占据主导地位。
冬天的太阳之所以看上去火红,主要是由于大气层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在冬季,由于地球自转轨道的倾斜角度,太阳在天空中升起和落下的角度较低,光线需要经过更长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
同时,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和尘埃粒子浓度较高,会对光线进行更多的散射和吸收,使得蓝色和紫色光被过滤掉,而橙红色光波长度较长,容易穿透大气层,从而营造出太阳火红的效果。
冬天的太阳在空气环境以及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建议身体情况较好的老人和婴幼儿,在冬季每日晒太阳1小时左右。而新陈代谢较旺盛的中青年,以及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在冬季晒太阳的时间也可适当延长,例如每日晒太阳2小时左右。
冬季最好选择6-10时和16-17时到户外晒太阳,因为在6-9时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对人体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而16-17时阳光中紫外线的A光束成分较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最佳时间。但是,对于紫外线敏感的人群,要谨慎选择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