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选址于幽静的汾阳路上,占地面积5862平方米,在主楼分设织绣、雕刻、民间工艺三大展示厅。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有这样一批作品,作陈列展示,供人们观摩、研究。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于2002年10月正式开馆,在馆内设立民间工艺(一楼)、雕刻(二楼)、织绣(三楼)三大展示厅及专业 工作室。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展示努力概括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各大类品种及其历史沿革、风格风貌、技艺特色。
鲤鱼泥土味很重,而且鲤鱼是发物,不止上海不吃,江浙沪很多地方都不吃鲤鱼,北方一些城市还是爱吃鲤鱼的,所以鲤鱼在上海卖不掉
芋艿、毛豆和鸭子还有月饼
1、芋艿。上海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和鸭子外,还会吃芋艿,有些是把芋艿放老鸭汤里,再加上点扁尖笋炖来吃,也有的是直接葱油爆炒。芋艿是用球茎繁殖的植物,象征着“母子相依”,因此中秋吃芋艿,有着美好的寓意。江南方言念芋艿谐音“运来”。所以,中秋吃芋艿,不仅一享口福,而且表示好运连连。
2、毛豆。《上海县志》里向有“‘八月半’,又为芋艿生日、毛豆生日”个讲法。“毛豆荚烤芋艿”是大家过中秋必备。毛豆,吃的是本地产的“牛踏扁”(这种毛豆的豆子像被牛踩过一样扁平肥大),味道有点甜津津。毛豆里面排列着好几粒豆子,也象征着兄弟姐妹的团结。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3、八宝鸭。上海人注重养生,由于秋天干燥,吃鸭子对身体很有益处,且此时正是鸭子肥美的时节,所以在中秋节前后吃鸭子,已经成了上海的传统风俗。上海人尤其偏爱4种特色鸭:一是清爽可口的盐水鸭;二是鲜爽脆香的烤鸭;三是浓油赤酱的酱鸭;四是鲜香美味的八宝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