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选址
养殖池塘的好坏对养殖是否成功有很大影响。海参对水质要求很高,养参池应该远离养参密集区,尽量选离海近的区域,潮流畅通,能纳自然潮水,无淡水注入、无污染源的有较好水源水质的区域。
二、定期消毒
海参是底栖水生动物,长期生活在水层底部,因此池底的环境,影响着海参生长发育。水层底部易积累海参粪便、淤泥、饵料、藻类,时间一长,池底的杂物开始腐烂变质,败坏水质,滋生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这样海参极易发病。为了保证海参的健康生长,要定期清理底泥,定期对池塘消毒。
三、海参苗选择
1、 选择确保选择的海参苗品质是经过有关检疫部门合格的。在看选择的参苗表面无损伤,干净,精力充沛,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管足有强大附着力,用手来回颠参苗,参苗快速伸缩、管足附着力强,肉刺坚挺的为健康苗。
2、 投放密度投放密度影响海参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根据养参池的水质等情况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大致可以参考海参大小为200~1000头•kg-1的话,密度控制在60000~120000头•hm-2。
3、 投放时间放养要注意时机,最好在春秋两季,主要是看水温,在春季水温在7-10℃时就要放养了,便于提高存活率。注:雨天,浪大不宜放养。
四、病害预防
1、在投放参苗前要用药液进行消毒,减少海参病害的发生。
2、投放用水应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确保水中杂物微生物能有效处理,保证海参处于洁净
3、的生活环境,减少细菌滋生。
4、对已经发病的参池,应积极改善水质,增大换水量,在根据病参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
5、对健康的成参,可以定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提高成参的抵抗力。
以下是我的回答,海参养殖对海水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养殖海参需要投放饵料和药物,这些物质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会对海水造成污染。此外,养殖海参的围参圈还可能改变海岸线的自然形态,影响海洋生态。因此,在养殖海参时,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养殖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这样,我们既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又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健康。
常见问题包括:
1. 水质问题:海参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质不好会导致海参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
2. 饲料问题:海参的饲料需要具有高营养、易消化的特点,如果饲料质量不好,会导致海参生长缓慢、体质下降。
3. 疾病问题:海参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海参大量死亡。
4. 环境问题:海参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如果水温、盐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海参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
5. 繁殖问题:海参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繁殖条件不合适,会导致海参繁殖率低、幼参死亡率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海参养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定期监测水质、提供优质的饲料、加强疾病预防和治疗、保持环境稳定、优化繁殖条件等,以提高海参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