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释义:
寄:依附。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
《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例句:
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微微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近义:
仰人鼻息寄人檐下依人篱下傍人门户
反义:
自食其力自立门户独立自主
上联:篱外百花香,意味着在篱墙之外充满了精彩和美好,处处氤氲着芬芳的香气。这个上联所表达的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赞美,同时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呼唤。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每一朵花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每一种香味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我们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忘记了最简单的快乐。
因此,上联也是一种呼吁,希望我们能够放下繁琐的事务,停下脚步,去欣赏生命之美;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温暖。这样,我们才能从烦扰和压力中解放出来,真正享受生命的本质。
笔顺如下:撇、横、点、撇、横、点、点、横、撇、点、竖折、竖、竖、横折钩、撇折、点。
读音:lí
部首:竹
总画数:16画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笆(“笆”读轻声)。樊~。~落。~墙。~栅。~障。
(1)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潜《饮酒》
庭中始为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笊(zhào)篱,用竹篾、柳条、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汤里捞东西
相关诗句
1、 《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 《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6、 《天净沙冬》——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7、 《寻陆鸿渐不遇》——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访友人不遇,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8、 《满江红小住京华》——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