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1
乾陵无字碑,是为武则天而立的。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2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 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3
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间《雍州金石记》有记载: “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
因为无字碑采用了几何学上的"转弯处"结构,使得重心和支撑点在同一线上,增强了稳定性,同时采用了巨石组成,石头与石头之间有很多的缝隙,利于水分渗透,避免了冻裂、震裂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还有它所处的场所,位于山脉古隆中的一处山谷,不会受到强风、流水等外力的破坏。
综合这些因素,无字碑得以千年不倒。
内容延伸:无字碑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珍贵的文物之一,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具备了具有学术价值的石刻文字与浮雕艺术。
因此,无字碑也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需要我们进行保护和传承。
无字碑组是一个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雕刻艺术的特殊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石刻艺术中最为独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无字碑组是将文化、艺术、美学和哲学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同于传统碑刻的汉字、篆刻等文字内容,而是以图案、图形和图案中的象征意义为主体内容,来表达书法家对生命、自然、人类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无字碑组通常使用石材作为主要材料,通过艺术家的细致打磨和雕刻,展现出古代文化的深远内涵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