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中有虾苗时,可以使用石灰,但必须谨慎操作
石灰的使用有助于调节水质,维持适宜的pH值12。在使用石灰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时机,确保对虾苗的影响最小。一般来说,在虾苗入池前、池塘成熟期、换水期和捕捞前期,适量使用石灰有助于提高水质和抑制病菌生长。
但是,在虾苗处理和放养阶段应避免使用石灰,以免影响虾苗的生长和成活率。此外,使用石灰时要充分搅拌水体,确保石灰均匀分布,并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及时调整石灰的投放量。
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每亩每米水用10~15公斤,使用时需要乳化后趁热泼洒,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然而,水体pH值偏高或氨氮超标时不宜使用生石灰,以避免对虾类造成不利影响。
不正常。虾趴边或跳塘现象都是对虾非正常表现,是不适应水环境的信号。其中对虾趴边很多时候是由于底脏、水分层,厌氧分解产毒、产酸等原因引起。如没能及时采取防治解决,几天后常常会出现对虾肌肉坏死、偷死或抽筋、脱壳不遂、软壳、红体、空肠空胃、硬壳虾等不良现象。
虾塘养殖中,杀虫是防治虫害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杀虫方法能保障虾塘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常见杀虫剂有乐果、氧化氢、氰尿酸等,但不同虫害要选择不同的杀虫剂。
其次,要按照杀虫剂的合理用量进行施药。过量使用会对虾体造成伤害,对水体环境也有污染风险。
再次,要注意施药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把药剂集中喷洒于某一区域,造成一定浪费和不均匀。加强虾塘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更换水质也是防治虫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