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霜雪冰的区别
时间:2025-05-13 00:54:40
答案

霜、雪、冰都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水凝结而成的自然现象,但它们在形态、形成条件和温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霜主要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贴近地面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霜通常在夜间形成,因为此时植物散热慢,地表温度低,水汽散发不快,容易聚集在植物表面结冻形成霜。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雪由大量不同大小的雪晶组成,一般小的比较多。

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由液体固化形成的产物,经过冷冻环境凝结而成,受到高温就会液化溶解。冰的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不过也存在范德华力,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其密度比水小。

总之,霜、雪、冰都是在不同条件下由水凝结而成的自然现象,它们在形态、形成条件和温度等方面各有特点

霜降闽南谚语
答案

闽南地区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的一个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以下是一些关于霜降的闽南谚语:

1.霜降见霜,立冬见冰。

2.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

3.霜降没下霜,大雪满山岗。

4.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5.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6.霜降前,薯刨完。

7.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坏。

8.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9.霜降配羊,清明羔。

10.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这些谚语反映了闽南地区人们对霜降节气的气候变化、农事活动生活习俗的观察和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文化内涵。

霜雪冰的区别
答案

霜、雪、冰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固态形式,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外观都有所不同。

- 霜是由地面附近的水汽在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凝结成的白色结晶物,通常出现在秋季和冬季的清晨。霜的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和充足的水汽,因此在高海拔地区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出现。

- 雪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时凝结成的白色晶体,通常出现在冬季和早春。雪的形成需要更低的温度和更多的水蒸气,因此在高纬度地区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出现。

- 冰是由水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时凝结成的透明晶体,通常出现在冬季和早春。冰的形成需要更低的温度和更少的水蒸气,因此在极地地区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出现。

总的来说,霜、雪、冰的形成都需要温度低于零度,但形成条件和外观都有所不同。

推荐
© 2025 ZA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