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长江鲟生活的水域环境
时间:2025-05-13 01:12:20
答案

长江鲟,也被称为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生活在长江上游水流较急、石质河底的水域中。

它们偏好这样的环境,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条件。

这种鱼类主要食用底栖无脊椎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江鱼王是什么鱼
答案

:全身无鱼鳞,人称“长江鱼王”,曾卖几千元一条,如今少有人养殖

我国水域资源十分的丰富,这使得我国淡水鱼的资源也同样的丰富,因而让淡水鱼成了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好吃的淡水鱼有很多,名贵的淡水鱼也有很多,但其中却有一些名贵淡水鱼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滥捕滥捞的原因,成为了珍稀保护物种,从而变得名贵的,鲟鱼便是其中之一。

我国的鲟鱼品种很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中华鲟”,它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捕捞,更不能食用,但是在市场上一直有需求,所以鲟鱼就发展出了人工养殖,不过由于它是我国的保护动物,所以想要养殖的话,得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这个难倒了一大批人,因此在当年鲟鱼养殖较为火热的年代,其市场上价格很高。

大概在1998年到2005年前后,鲟鱼的价格在200到300元一斤,一条可以上市售卖的养殖鲟鱼一般都在4到8公斤,也就是说,曾经养殖鲟鱼能卖到几千元一条,可谓是暴利养殖项目,然而到如今,鲟鱼虽然依旧可以养殖,但很少有人养殖了,很多养殖户纷纷退出了鲟鱼养殖,这是咋回事呢?

鲟鱼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体长在0.4米到1.3米,体重在8公斤到300公斤,最大个体体长能达5米,体重能达600公斤,是我国长江当中最大的鱼类,故而也被人们称作“长江鱼王”。

不过相比于“长江鱼王”这个称号,人们更喜欢它的鱼肉,因为相比于其他淡水鱼,鲟鱼的更为的鲜嫩细滑,这也是鲟鱼的生长特性导致的。

鲟鱼是底栖洄游性鱼类,在夏秋两季,会从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然后在淡水中产卵繁殖后代,等幼鱼长到15厘米长之后,又会携带幼鱼旅居海外。而它们主要以鱼和蟹为主要食物,这使得鲟鱼体型狭长,两端尖细,背部狭,腹部平直,且全身光滑无鱼鳞。

而其全身几乎都是大骨骼,内里无鱼刺,即使是有鱼刺,也是软的,可以直接吃。这就让鲟鱼成了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鱼类,其鱼皮可以制皮革,鱼卵可以做鱼子酱,鱼胆可以入药,鱼肉、鱼肠、鱼骨均可做食物食用。

长江鲢鱼有多大
答案

长江水中的花鲢鱼最大能有120公斤。

花鲢鱼是鲤科、鳙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腹部肉棱起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前。

花鲢鱼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饵料。

花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轮虫钓鲢鱼钓饵、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

推荐
© 2025 ZA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