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防治果实蝇的药效发挥时间因具体防治措施而异。一般来说,可以在以下几个阶段开始用药:
休眠期(11月至次年3月):在这个时期,梨树落叶后萌芽前,需要进行清园处理,清除越冬的病虫1。
嫩叶初展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个时期,梨花落80%左右时,可以进行杀菌剂的喷施,如苯醚甲环唑、吡唑嘧菌酯等,防治梨锈病等病害1。
果实膨大期(4月中下旬至6月初):在这个时期,梨树开始膨大果实,可以开始使用杀虫剂,如螺虫乙酯噻嗪酮、阿维菌素等,防治梨木虱、蚜虫等害虫1。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是由梨胶锈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梨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危害幼果,也危害叶柄和果柄。侵染叶片后, 在叶片正面表现为橙色,近圆形病斑,病斑略凹陷,斑上密生黄色针头状小点,叶背面病斑略突起,后期长出黄褐色毛状物。果实和果柄上的症状与叶背症状相似,幼果发病能造成果实畸形和早落。
梨锈病在中国东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各地都有发生。梨锈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严重年份个别梨园梨树感病品种的病叶率在60%以上。病害的轻重与春季风向及梨园与桧柏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担子孢子传播的有效范围是2.5-5千米,在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有桧柏、梨树遭受侵染的威胁就较大。春季多雨温暖,有利于冬孢子的萌发。17-20℃冬孢子萌发迅速。当梨树幼叶初展时,如正逢春雨,梨锈病将严重发生。
梨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合理建园。发展新梨园时,应考虑尽量远离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植物5千米以上。再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1)修剪更新短截或疏除冻伤枝,适当多留花芽,以预防花期霜冻,保证当年的产量和树体长势。如果幼树破损枝较多,应对主干进行目伤刻芽,以促发新枝。修剪时,剪(锯)口要平,剪后封蜡或涂抹油脂、3%甲基硫菌灵及1:1:10的波尔多液等,有条件的可在修剪后全树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石蜡保水剂10倍液、羧甲基纤维素150~200倍液等。此外,由于梨树枝干受冻表现较慢,受冻与未受冻枝干的界线在短期内不易分清,对这些枝干不要大截大锯,在春梢萌芽初期剪去枯死部分即可。
(2)及时中耕施肥施肥要薄肥勤施,氮肥过多不利于提高树体抗冻性,也可结合叶面喷施0.2%~0.5%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增强冻伤修复能力。
(3)铺设地膜,提高地温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增加地温,对受冻树的恢复有利。长期铺地膜容易导致根系上浮,不利于防寒
(4)病虫害防治冻害后植株树势衰弱,新梢和新叶容易发生蚜虫、螨类等虫害,且易诱发轮纹病、黑星病、黑斑病、干腐病等病害,要注意加强对上述病虫害的防治。
(5)花果管理在辅助授粉的基础上,要重疏花疏果,留果量要比正常树适当减少,以恢复树势。
对冻害较重的梨树,可对受冻枝进行适当重剪后,观察树体生长情况,如果有补救价值,可按上述方法逐步恢复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