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拿。
具体步骤如下:
申请工伤鉴定:持本人与公司的劳动关系证明(如工厂牌、有效工资条等)和医疗单据证明,到劳动局申请工伤,不用厂区负责人跟随,即可拿取工伤申请表。
劳动能力鉴定:在参加完劳动能力鉴定面检后三周左右,持本人身份证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领取鉴定结论,也可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已邮寄的方式书面送达鉴定结论。
职工伤残程度鉴定表是一种用于记录职工伤残程度、病情的表格,通常由医疗专家或保险公司等机构填写。具体如何填写,可能会因地区、机构而异,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姓名:填写职工的姓名。
2.职工身份证号:填写职工的身份证号,以便进行身份验证。
3.职工性别:填写职工的性别。
4.职工年龄:填写职工的年龄。
5.职工职业:填写职工的职业,例如工人、教师、医生等。
6.职工受伤日期:填写职工受伤的日期,通常为受伤发生的具体时间。
7.职工受伤部位:填写职工受伤的部位,例如头部、腿部、腰部等。
8.职工伤情程度:根据职工的伤情程度进行评分,例如轻微伤、重伤、部分重伤等。
9.医疗费用:填写职工在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等。
10.残疾程度:根据职工的伤情程度,填写职工的残疾程度,例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
11.鉴定结论:填写鉴定人员的签名和鉴定结论,例如“同意评定为工伤”、“不同意评定为工伤”等。
以上是职工伤残程度鉴定表的基本内容,具体如何填写可能因地区、机构而异。在进行填写时,建议尽量详细、准确地描述职工的伤情和病情,以便医疗专家和保险公司等机构能够准确评定职工的伤残程度。
没有次数限制。
职工医保一个月住院次数,原则上是没有次数限制的,但是各地都有实施细则,报销比例也不一,要以当地医保中心的规定为准。以成都为例,同一保险年度,多次住院报销,需要扣除之前已经报销费用后,剩下部分再按比例报销。所以,同一月多次住院,报销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