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首次批准了转基因产品的商业使用。之后,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产品得到了批准和投入市场,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豆类和转基因棉花等。
而在中国,第一批转基因食品得到许可是在2002年,随后逐步扩大了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应用。但转基因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各国对于转基因的监管和立法也不尽相同。到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仍在探讨和修改相关法规,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安全和合法性。
转基因品种添加的成分:
1 花椰菜病毒启动子。同样,转基因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都使用了花椰菜病毒启动子,也叫35s启动子
2 苏云金杆菌,也叫BT蛋白。它能杀死多种害虫。将它插入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毒性会成倍增加,更具杀伤力
3 沙门氏杆菌aroA基因。沙门氏杆菌曾借助艾滋病毒席卷非洲,每4个感染者就有1人死亡。严重的沙门氏杆菌有强大的抗药性,导致无药可医。
沙门氏杆菌aroA基因被转基因专家用于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玉米,使得转基因大豆、玉米吸收除草剂草甘膦却不会被杀死
转基因技术行业在2001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布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成为我国转基因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审批一直存在争议,2019年,我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明确禁止企业使用转基因食品原料,以及将转基因原料食品制品作为售假的定性管理,但是对于转基因食品本身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相关部门还在继续深入研究和讨论。